当前位置:首页 -> 高考知识点 -> 技巧/考点/知识点》:如何趁着暑假强化各科思维训练提高解题能力?

如何趁着暑假强化各科思维训练提高解题能力?

副标题:  作者:【】  所属:技巧/考点/知识点】  关注:0次  分享到:


同学们即将步入新高三,每位家长都不希望孩子落在其他人的后面,而家长能做的,就是投资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机会。于是,这个暑假的气温远远没有全国培训市场的报名现场火热。有人一对一,有人精品小班,还有人大班授课。各种授课形式,让我们的学生失去了美丽的暑假时..
    同学们即将步入新高三,每位家长都不希望孩子落在其他人的后面,而家长能做的,就是投资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机会。于是,这个暑假的气温远远没有全国培训市场的报名现场火热。有人一对一,有人精品小班,还有人大班授课。各种授课形式,让我们的学生失去了美丽的暑假时间,同时也失去了思考的时间。我们不仅反思,这样做到底收效多大呢?是否参加了课外培训就真的让我们同学的成绩发生变化?    再看看那些辅导机构在教什么?从一对一到精品小班再到大班授课,授课内容几乎都围绕知识点同步复习为主。在授课的形式上沿用的是老师讲题,学生听题,课后练题的方式。玖久环球教育过去7年一直在新高三的面授辅导上探索。我们先是大班授课,独特的思维教学确实让学生耳目一新,课上反馈很好,但是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开学后成绩大幅提高。我下面的一个女孩是前年的一位丰台2中的女生,她的变化最让我们喜欢。一是她非常开朗可爱,思维极度活跃,是课堂上的积极分子,可以快速跟上老师的思维。她在暑假结束开学第一次考试的时候,数学成绩达到了146分(让人惊讶,暑假的时候她的成绩大概是98-110分左右。她的反馈是,课程对她有效,她找到理科解题的思维步骤和次序,于是见什么题都不紧张,而且很快形成了规律。在答题速度和准确度上,得到快速提高。)。英语成绩达到了138分(最主要的原因是,英吉老师幽默,符合这个年龄学生的审美。还有一个本质的问题,英吉老师讲出了高中老师所没讲到的知识:东西方思维的差异、学习介词的方法和重要性。仅此两点,改变了小女孩做阅读理解、完形填空、写作题型的思维方式。这点转变,不仅让她成绩快速提高,而且英语的客观性思维直接影响到了她的数学成绩。有种观点说,数学和英语都是理科,都是客观性思维明显的学科,确实有道理)。这个小姑娘,我实在记不住她的名字了,但是我永远都忘不了她可爱的笑声和敏捷的思维速度。前年的大班非常让人难忘,因为班上还有一位香港的男生,也是慕名朝思维而来。当然,他也是收获满满而归。    不过,这样的大班,只能让三分之一的孩子成绩快速提高上去,因为个体差异较大。所以,后来我们改变教学模式,改成小班授课。教学内容依旧是对成绩影响最大的“思维教学”,只是在报名前,采用了测试的方式,将同一水平的同学放在一起授课,也是将“思维教学”分成三部分:    1、知识点的简化。在这个问题的讲解上,老师讲的是三方面的问题:知识点是什么?知识点从哪来?要用到哪去?呵呵,听起来好像是三个哲学的终极问题,可是这个环节已经被我们的老师经过15年的教学,特别是在出国留学培训的时候就验证过,学习的关键就在于此。就是通过这个环节不仅可以让同学们理解知识点,而且还可以快速掌握课本,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可以高效的复习以及自学了。尤其是对于那些自学能力很差的同学,基础很低的同学,他们都可以在学习过这个环节之后,基础快速搭建起来。而且解决了很多这类学生的常见问题,比如:问他上课听懂了吗?他就回答,我都听懂了。等再让他做题的时候,见过的题会做,没见过的题没思路,见题不会。考他一个知识点会,几个知识点合在一起就不会了。    2、解题思维。在这个问题的讲解上,重点讲解的是解题的思考步骤、角度和次序。这个问题特别像是管理学中的“结果导向教学”,采用的是哲学思想中的“客观性思维”。这个环节非常重要,特别是对于那些见题不会做、没思路、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的学生帮助最大。对于尖子生来讲,这个环节极大的提高了他们做题的准确性和速度。玖久的专家将这个问题称之为:点悟和顿悟。对于中等生是点悟,但是对于尖子生是顿悟。但是经过点悟顿悟,学生们的成绩就快速提升了级别。尖子生可以考上重点大学,普通同学可以考上一类大学。这就是最后的结果。    3、精确思维。这个问题还是在讲思维的方向和顺序,由此将题目的个性化特点归类普遍性的一类问题。经过这个思维的处理,能够让我们同学们克服掉的非常麻烦的“马虎”。有工作经验的家长都会有感触,在工作的时候,没经过企业培训的员工,特别是没有经验的新员工,即使很努力的工作,但是依旧效率低,出错多。即使经过1-2年的工作,依旧没有其他工作能力强的同事效率高、质量高。原因是什么?思维方式的问题。而我们的精确思维方面,就是在规范学生的思考方式、固定思维角度、明确思维目标。一个学生一旦按照这个方式去学习之后,不可能再出现马虎的问题。这个问题的解决,极大的提高了尖子生的竞争力。因为他们不存在会做与不会做的问题,他们只存在做的对错和速度的问题。所以,这个环节一般都是我们专门训练尖子生的。    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,果然,小班教学成绩显著。但是也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,学生在离开教室之后,很难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长期保留培训期间交给他的能力。怎么办呢?我们就为有针对性培训的小班教学提供了一个长期跟踪的后续辅导。也就是每个学生离开课堂的时候都带走一套我们学考练的“教学软件”。这套软件前面是我们独家的思维教学视频,后面就是针对性的练习题。玖久称这套练习题为“360度深度训练电子练习册”,在这样处理之后,学生们就真正的做到了“闻思修”完整的学习阶段。所以,在2011年的高考中,经过我们高考提分四步兵法训练的学生,成绩提高显著。    由于暑假又到了,这个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,玖久专家非常希望在这个暑假,同学们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,而不是盲目的培训。这样既占用了同学们的时间,还失去了思考的机会,没有针对性的提高当前最本质的问题,接下来进入高三第一轮总复习,同学们会跟不上高考全年复习的节奏,进而失去不断提升的机会。因为更多的同学已经开始培训了,玖久专家建议,在课余的时间,大家能够按照上面的方式提高一下自己的思考能力。下面我们举一个学习上的思考角度,大家有一个具体的了解。    考生和学生的最大差异就是面对题目时候的“思维方向”。思维和努力没关系,和智力关系亦不大,他是大多数人潜意识中认识事物不同的体现,即看问题的角度。思维是可以点拨、可以训练的,俗话说就是“开窍”。对考题来说,与其研究为什么,不如研究如何做。到现在还在研究为什么这么做的,是个学生,开始研究做题方法、解题入手点的,才是考生。所以说,在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之前,一定要有正确的见地。    学生,应该以学为主。但是现实情况(学生多多好学校少)以及学业压力(深层次是就业压力),迫使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,还要做一名会考试的考生!    那么如何做到会考试呢?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先看看大家的学习面面观:目前很多学生还停留在“被迫吸收”的方式,往往“主动出击”的人很少。只有少部分学生喜欢主动钻研学科(非知识,而是试题),这种以题为主的习惯,促使少数者们慢慢的向“考生”转化。这批人就是我们口中的尖子生。因为我们即将参加选拔类考试——高考,所以我们必须化被动接受知识的“学生”为主动参与考试的“考生”。    但是,会考试还不等于多做题!真正的考试,即在临场压力状态下,从无参考的前提下做题。如半期考、期末考、模考的时候,算是半个考生了,到高考的时候,才算是一个真正的考生。我来列举一下同学们平时的学习方式,你自然就会想到该怎样考试了。    例如:大家做错题的时候,绝大多数考生会立刻以如下方式去研究:把题仔细琢磨一遍,把原文、问题、选项都仔细琢磨一遍,研究完之后终于明白了,A才是对的,B怎么错、C怎么错、D怎么错,尤其是选B犯了什么错误。或者有的学生看原文怎么解释,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看选项,A选项是什么意思,而A的意思与原文几乎一样,所以答案选A,而B、C、D在哪儿犯的错误。    再举个例子。大家做错或者不会做的时候,多半会研究答案。大多数学生看答案或听老师讲解后,能清晰地了解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“解题思想”,这时,学生认为自己懂了。并且大家总以为这么学习才合理,弄懂每一道题不就可以拿下分数吗?    因为看正确答案做题,怎么想都对,就和看白话小说一样,看完过程就明白了什么情节,但是到考试时真正有用吗?用是肯定有用一点,因为有的学生至少隐约明白或者潜意识下遇到这类题型会照猫画虎,有的确实能画出来。并且做得多了,总有些相类似的解题过程被同学们掌握,遇到这类题时,也许能发挥出来,但是能够确高考时保碰上的都是熟练得题吗?都能发挥出来吗?    大家都知道,高分学生比例非常低,如果这么研究真的正确的话,按理说获得高分的比例应该较高才是,但为什么不是呢?即使在很好的学校,一班50个人,也就是5—10个人是高分生,为什么不能达到30—40以上呢?显然,决定分数的关键不是同学们的“研究”。    比如前面的例子:本着正确答案是A的前提下,再仔细研究一遍题目后,既不用担心时间消耗,又不担心单词不认识,句子看不懂的还可以慢慢分析一下,最终知道为什么A是对的,B、C、D是不对的,至此好象学会了全部知识。可是大家思考一下,考场上你发挥出来的是什么水平?是第一次接触到这道题的水平。你掌握完这道题对你做下一篇有什么帮助吗?可以肯定的是,这么去“学习”,对考试几乎没有任何帮助。因为大家可以设想一下,咱们自己看参考书或者听老师讲课,有人告诉我答案是A怎么对的,B、C、D怎么错的,是从原文第几段、第几行验证。但是换一篇文章后,还能从第几段第几行去验证吗?考数学的时候,题目会给你明确的思路让你“填空”吗?    那如何向“考生”转变呢?    很简单,我们不必太花时间研究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做,而是第一次拿到这个题的时候如何把正确的答案做出来。凭什么我要这么做,这样去研究题目,才是真正站在考试的角度上出发。站在出题者的角度看问题,他问什么,我们回答什么,关注问题本身。    一位“考生”的思考步骤应该是:根据题目所给条件,找出哪条路能通到结果。题目给出了什么信息?需要我们求什么?要想求这个结果,上一步前提是什么?罗列出来后再看这一前提的满足条件还缺什么,再列出满足这一条件的必要前提,直到题目条件能够代入。这就是利用题目本身求解的过程,才是考生要做的事。    在过程中掌握做题的规律技巧,做题方向、对题目的理解、怎么样找上下文来验证,并这些方法带到下次做题当中去。因此,成为考生的先决条件是:善于关联与思考。   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考生?首先抓住考试的本质,在考场上始终要保持客观性,即试题问什么,我们答什么。尤其是理科和英语,特别是各科的选择题。    什么是客观性?就是假设别人没说,你就不知道。尤其是英语阅读,很多答案看似没有道理,反而是正确的。比如说我出道题:一天没吃饭了,我要大吃一顿。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?A选项:一天没吃饭,我饿了;B选项:我正在大吃一顿;C选项:我一天至少吃一顿。问这三选项选哪个?选A的就是习惯性主观,题目告诉你我一天没吃饭就代表我饿了吗?题目字面上没有,就没饿了这回事,所以不对;选B的是没有根据题目字面意思去做题,题目说我吃饭了没有?还没吃吧,所以这是审题的不客观;C答案不合理吧,但是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天至少要吃一顿,这就是客观,因此选C。    可是大家总是依赖题海过程中的参考答案、老师讲解,然后强记,没有做总结,没有提炼里面解题共性,没有形成自己的方法。每次拿到新题的时候,依旧在想以前怎么做的?该用什么方法?该从哪里入手?做的多了,简单的题自然可以做出来,但是违背了考试是从试题出发的角度。要在题目中寻找解题方法,把任何题都当作第一次做,去验证你的思维,形成一种解法,解决大多数题,这才是从不会到会,从会到做对,并给下面做铺垫。    学习没有捷径,考试是有捷径的,当大家用一套思维做出了许多题的时候,看到考题,自然而然的会根据题目来判定做题方向,从而达到快速做题的效果。道理很简单,当大家每次都能够从题目提干和设问中寻求解题方法时,哪怕临场压力造成不清醒状态,也能做对。即使题目不熟悉,平时没练习过,反正做任何题都一样,都是跟着题目去走,到最后也能做出来,即使不能全对,也能拿下许多步骤分。一句话,跟着题目走,不要跟着以往做过的题目走。    理科解答题做题思维无非这么几种:顺着题干的意思,寻求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差异点,如何才能将问题和答案保持一致(求同思维);寻求达成所求条件与题设相关的必要信息(必要性思维);严格按照题目字面意思纯分析解题(客观思维,考好理科和英语的基础思维)。记住考试考查的是能力与思维并重。目前学生的能力水平并不差,都具备了差不多的能力,至少你知识点掌握了,题目看得懂,解答看得懂,这就是能力。而现在所欠缺的仅仅是思维。大家可以关注一下,那些考高分的同学,是他们的思维对路了。    当然,前面提到的也只是一家之言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,我只想表达一个概念:科学做“考生”。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理解“考试”这个词是什么意思,还单纯的认为是“检测知识点”。作为一个“准考生”,我们怕的是不敢想、不敢写,凡事都“事后分析”、“事后明白”、“恍然大悟”。一道题做错10次不要紧,至少你每次做的时候是完全的凭自己思考。最怕错了一次后听了讲解、看了答案忽然“会了、明白了”。作为一个考生,我们要奉行“无知无畏”的精神,要养成给自己找茬的习惯。将“我这么去想怎样怎样,我这么去理解如何如何”作为主体思想,其余“标准答案”与老师讲解,一律作为参考或验证自己的思路,才是一个考生该干的事。
点击搜索与:相关的内容

    相关内容

    推荐内容

    热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