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> 高考作文 -> 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》:2014高考作文真题预测及满分范文:常怀敬畏之心

2014高考作文真题预测及满分范文:常怀敬畏之心

副标题:  作者:【】  所属: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】  关注:0次  分享到:


  阅读下面的文字,写一篇议论文或散文。  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2008年9月5日的一次讲话中指出,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,敬畏历史,敬畏百姓,敬畏人生。  其实,不仅是干部,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常怀敬畏之心,敬畏自然万物,敬畏祖国民族,敬畏父母师长-----这样..

   阅读下面的文字,写一篇议论文或散文。

  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2008年9月5日的一次讲话中指出,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,敬畏历史,敬畏百姓,敬畏人生。

  其实,不仅是干部,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常怀敬畏之心,敬畏自然万物,敬畏祖国民族,敬畏父母师长-----这样才能使我们内心淡定宁静,并在行为上有所戒惧、节制,从而与外界形成良性互动关系。

  就敬畏之心,你有什么想法,有过怎样的感悟,请以“常怀敬畏之心”为题作文。

  要求:自选角度,自定文体,不少于800字。

  二、审题思路

  1、题干审读

  “阅读下面的文字,写一篇议论文或散文。”

  题干告诉我们这是材料作文,文章立意必须源于材料。题干还规定了我们必须写议论文或散文。

  2、材料的审读

  这次作文采用“材料+标题”的形式。通常材料是作文立意的触发点,标题约定了我们文章的体裁、话题,而导写则对我们的思考具有着重要的提示指向作用,因此考生务必仔细审读。

  从本则材料看,我们大致可以得到以下信息:①内容:“要常怀敬畏之心”。②敬畏对象:“历史、百姓、人生……”;主体:“干部”、“每个人”。③敬畏的结果:“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内心充盈、宁静,兵灾行为上有所戒惧和节制”。④意义:“从而与外界形成良性互动关系”。

  3、导写的审读

  就敬畏之心,你有什么想法,有过怎样的感悟,请以“常怀敬畏之心”为题作文。

  这个导写有两个指向,一是你的想法与感悟,而是规定了文章题目《常怀敬畏之心》

  三、材料库

  敬畏之心

  敬畏之心应该是指一个人对他人、法纪和职业,以及自然和社会规律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。敬畏之心具有自省与自律作用,有利于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,对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促进作用。

  孟子者,也要用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”(《孟子·尽心上》)以表明自己对天的敬畏之情。

  中国古代有一种天能“赏善”而“罚恶”的观念和信仰,这一信仰在孔子以前非常重要,在孔子以后也长期流行于民间,如同敬鬼神的传统一样。但这不是对某一具体的神,如山川土地之神的信仰,而是对最高神即天神的信仰。民间所信仰的天神似乎是人格化的,人的一举一动天神是能够“看”得到的,就是说,天神是有意志的,天神的意志就是使人作好事而不作坏事,作善行而不作恶行。人如果作了好事,天会行赏;人如果作了坏事,天会惩罚。

 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永远不能穷尽,永远不能达到“终结”真理的一天。在人与自然界之间,除了认识关系之外,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关系。因此,对于自然界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,不能仅从认识时去考虑,,即不能只是如何认识而制服之,还要从更深的层次上去思考,去对待,要从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和谐的价值意义上去考虑。这样,人类不仅能够完成德性,“参赞化育”,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;而且能够从某些异常现象中进行反省,保持警惕,始终不忘对天的敬畏,而不致作出愚蠢的事,否则,很可能受到“惩罚”。

  没什么比“敬畏之心”更珍贵的

  中国浦东、井冈山、延安干部学院9月5日举行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央书记处书记、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开学典礼上指出,坚持以德为先,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。(9月6日《人民日报》)

  古往今来的执政者都十分强调敬畏之心。例如,康熙皇帝有一次对大臣们说:“人主势位崇高,何求不得?但须有一段敬畏之意,自然不至差错。”(张梫《康熙政要》卷一)在新的历史时期,进一步强调党的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,既是人民的要求,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,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,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需要。

  对领导干部个人来说,没什么比“敬畏之心”更珍贵的。你要保持自己的操守,避免少犯和不犯错误,那就必须严于自律,有一种敬畏之心。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,除了要敬畏历史,敬畏人生,还务必做到敬畏百姓,敬畏权力,敬畏法律——

  要敬畏百姓。据《韩诗外传记载》:春秋时,齐桓公问管仲:“当君王的以什么为贵?”管仲说:“以天为贵。”在他看来,“当君王的要把老百姓当作天。老百姓拥护支持你,国家就能安定昌盛;老百姓责怪背弃你,那国家就很危险,就要灭亡了。”周成王向尹逸请教对待百姓应注意什么时,尹逸回答:“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(《说向》卷第七)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,真正的伟力蕴藏于民众之中。领导干部如果无视和背离民众,不关心民瘼,必定会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翻船落水。

  要敬畏权力。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是把“双刃剑”,既可以用来为民服务,也可以用来营私牟利,关键在于如何运用。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说过:“权力的本身虽可称道,可当它高踞宝座的时候,已经伏下它的葬身基础了。”(《克里奥兰纳斯》)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勤政为民的工具,而不是用来耀武扬威、争名夺利的手段。官到无权(指私权)乃是正。倘滥用权力,不仅会导致腐败,而且也会葬身自己。因此,领导干部只有敬畏权力,坚持为人民掌好、用好权,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,永远立于不败之地。

  要敬畏法律。韩非子说:“一民之轨,莫如法。”(《韩非子·有度》)法者,天下之公器,是制约规范人们行为的准绳。国无法则不立。清代诗人杨如谷就曾致信勉励当县令的好朋友孙超恒:“法令奸胥畏,心清案牍稀”。不以私害法则治。可见,崇尚敬畏法律,秉公执法,对社会安定,政治清明,对自身的进步,意义非同一般。有道是:“畏法度者最快活”。领导干部只有知法、懂法、守法,才能依法行政,自由生活。倘若凌驾于法律之上,视法律为儿戏,乃至知法犯法,为所欲为,那么,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,失去人生的自由。

  敬畏是一种态度,也是一种心理素质。一个人的敬畏之心不是与生俱来的,而是后天学习和注重自身涵养的必然产物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,对百姓、权力、法律等有没有敬畏之心,关系到有没有党性原则的大问题。大凡有敬畏之心的领导者,一般都能自知之明,自我加压,自觉摆正个人与百姓、个人与权力、个人与法律的关系,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严格依法行政,做到权为民所用,利为民所谋。只有那些势利小人,那些党内的腐败分子才与此相反,以至刚愎自用,忘乎所以,胆大包天,最终跌得头破血流。这方面的教训,我们应该牢牢记取。

点击搜索与:相关的内容

    相关内容

    推荐内容

    热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