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标题: 适用地:【#lnj】 年份:【2022年高考卷】 关注:110次 分享到:
辽宁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化学
本试卷满分100分,考试时间75分钟。
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:H-1 B-11 C-12 N-14 O-16 Na-23 S-32 Fe-56
一、选择题:本题共15小题,每小题3分,共45分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。
1.北京冬奥会备受世界瞩目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( )
A.冰壶主材料花岗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
B.火炬“飞扬”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
C.冬奥会“同心”金属奖牌属于合金材料
D.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
2.下列符号表征或说法正确的是( )
A.电离:
B.
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
C.空间结构:平面三角形 D.
电子式:
3.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A.中含有的中子数为
B.
分子中含有的
键数目为
C.标准状况下,气体中
数目为
D.
的
溶液中
数目为
4.下列关于苯乙炔()的说法正确的是( )
A.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B.分子中最多有5个原子共直线
C.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.可溶于水
5.短周期元素X、Y、Z、W、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。基态X、Z、Q原子均有两个单电子,W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,Q与Z同主族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( )
A.X能与多种元素形成共价键 B.简单氢化物沸点:
C.第一电离能: D.电负性:
6.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,溶液褪色;取出铁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,溶液恢复棕色;加入,振荡,静置,液体分层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A.褪色原因为被
还原 B.液体分层后,上层呈紫红色
C.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易生锈 D.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被氧化
7.下列类比或推理合理的是( )
已知 | 方法 | 结论 | |
A | 沸点: | 类比 | 沸点: |
B | 酸性: | 类比 | 酸性: |
C | 金属性: | 推理 | 氧化性: |
D |
| 推理 | 溶解度: |
8.理论化学模拟得到一种离子,结构如图。下列关于该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( )
A.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 B.N原子的杂化方式有2种
C.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 D.常温下不稳定
9.如图,c管为上端封口的量气管,为测定乙酸溶液浓度,量取待测样品加入b容器中,接通电源,进行实验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注:本题(第9题)暂缺电解装置图。
A.左侧电极反应:
B.实验结束时,b中溶液红色恰好褪去
C.若c中收集气体,则样品中乙酸浓度为
D.把盐桥换为U形铜导线,不影响测定结果
注:第10题暂缺,考查有机反应机理分析
11.、
均可自耦电离:
、
。下列反应与
原理不同的是( )
A. B.
C. D.
12.某温度下,在恒容密闭容器中
发生反应
,有关数据如下:
时间段/ | 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/ |
0~2 | 0.20 |
0~4 | 0.15 |
0~6 | 0.10 |
下列说法错误的是( )
A.时,Z的浓度大于
B.
时,加入
,此时
C.时,Y的体积分数约为33.3% D.
时,X的物质的量为
13.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( )
实验目的 | 实验方法或操作 | |
A |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| 酸碱中和滴定的同时,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锥形瓶内溶液的温度 |
B |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| 量取同体积不同浓度的 |
C | 判断反应后 | 将 |
D | 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 |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水 |
A.A B.B C.C D.D
14.某储能电池原理如图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注:本题(第14题)暂缺电池原理图。
A.放电时负极反应:
B.放电时透过多孔活性炭电极向
中迁移
C.放电时每转移电子,理论上
吸收
D.充电过程中,溶液浓度增大
15.甘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。在
时,
、
和
的分布分数【如
】与溶液
关系如图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( )
A.甘氨酸具有两性
B.曲线c代表
C.的平衡常数
D.
二、非选择题:本题共4小题,共55分。
16.(14分)某工厂采用辉铋矿(主要成分为,含有
、
杂质)与软锰矿(主要成分为
)联合焙烧法制备
和
,工艺流程如下:
已知:①焙烧时过量的分解为
,
转变为
;
②金属活动性:;
③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的范围如下:
开始沉淀 | 完全沉淀 | |
6.5 | 8.3 | |
1.6 | 2.8 | |
8.1 | 10.1 |
回答下列问题:
(1)为提高焙烧效率,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a.进一步粉碎矿石
b.鼓入适当过量的空气
c.降低焙烧温度
(2)在空气中单独焙烧生成
,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3)“酸浸”中过量浓盐酸的作用为:①充分浸出和
;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4)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(填化学式)。
(5)生成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6)加入金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17.(14分)作为绿色氧化剂应用广泛,氢醌法制备
原理及装置如下:
已知:、
等杂质易使
催化剂中毒。回答下列问题:
(1)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2)装置B应为____________(填序号)。
(3)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,所有活塞处于关闭状态。开始制备时,打开活塞____________,控温。一段时间后,仅保持活塞b打开,抽出残留气体。随后关闭活塞b,打开活塞____________,继续反应一段时间。关闭电源和活塞,过滤三颈烧瓶中混合物,加水萃取,分液,减压蒸馏,得产品。
(4)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5)反应过程中,控温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6)氢醌法制备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7)取产品,加蒸馏水定容至,摇匀。取
于锥形瓶中,用
酸性
标准溶液滴定。平行滴定三次,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分别为
、
、
。假设其他杂质不干扰结果,产品中
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。
18.(13分)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,目前已有三位科学家因其获得诺贝尔奖,其反应为:
回答下列问题:
(1)合成氨反应在常温下____________(填“能”或“不能”)自发。
(2)____________温(填“高”或“低”,下同)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,____________温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,综合考虑催化剂(铁触媒)活性等因素,工业常采用。
针对反应速率与平衡产率的矛盾,我国科学家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。
(4)方案二:复合催化剂。
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。
a.时,复合催化剂比单一催化剂效率更高
b.同温同压下,复合催化剂有利于提高氨的平衡产率
c.温度越高,复合催化剂活性一定越高
(5)某合成氨速率方程为:,根据表中数据,
____________;
实验 | ||||
1 | m | n | p | q |
2 | n | p | ||
3 | m | n | ||
4 | m | p |
在合成氨过程中,需要不断分离出氨的原因为____________。
a.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b.防止催化剂中毒 c.提高正反应速率
(6)某种新型储氢材料的晶胞如图,八面体中心为M金属离子,顶点均为配体;四面体中心为硼原子,顶点均为氢原子。若其摩尔质量为
,则M元素为____________(填元素符号);在该化合物中,M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。
19.(14分)某药物成分H具有抗炎、抗病毒、抗氧化等生物活性,其合成路线如下:
已知:
回答下列问题:
(1)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。
(2)在溶液中,苯酚与
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3)中对应碳原子杂化方式由_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,
的作用为____________。
(4)中步骤ⅱ实现了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转化(填官能团名称)。
(5)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。
(6)化合物I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以下条件的有____________种(不考虑立体异构);
ⅰ.含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
ⅱ.红外光谱无醚键吸收峰
其中,苯环侧链上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,且个数比为6∶2∶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(任写一种)。
最新 |
热门 |
|